第五十五章 这可是大家伙!-《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2/3)页
    首相直接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他急忙冲到地图上,看着发生武装冲突的城市,这是一个北部西海岸的小港口城市,以矿业为主,人口只有五千多人,而在奥州,这样的城市其实已经不小了,毕竟,总人口也不超过一千万。
    这个港口城市其中有两千多人是对岸的劳工。
    “该死!是对岸在幕后指使!”
    首相第一时间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是对岸的人在背后鼓捣的,不然以戈夫的警戒,以及自家对矿工的控制力度,他们不可能有能力武装暴动。
    “立刻调集部队镇压。”
    奥首相当即下达命令:
    “全部抓起来,若敢反抗的,直接射杀!”
    “最近的陆军部队在哪?”
    首相先生随后问道。
    他并不慌。
    虽然因为参与欧洲战争,奥军主力都在国外,但国内此时还驻扎着不少陆军以及警备部队,总兵力不少于三万,至于海军,则是七成都在国内。
    足以镇压叛乱了。
    至于对岸,虽然老东家大英帝国不靠谱,但美利坚合众国舰队已经出发了。
    “一个步兵营,五百多人,装备四辆M3坦克,驻扎在纽兰,距离一百公里。”
    秘书立刻回答。
    “让他们立刻出发。”
    首相说道:
    “以最快速度赶到,并镇压叛乱,我只要速度。”
    一百公里,顺着公路,步兵最多三天时间就能赶到。
    “再让海军派一艘驱逐舰过去。”
    ······
    纳土纳。
    “注意,一定要固定好。”
    机场内,一位排长正在指挥装卸人员将四门75反坦克,数十箱炮弹炮装上一辆四发运输机上。
    而在另一边,也停放着同样一架四发运输机,同样一位军官正在指挥三辆大吉普以及一桶桶燃油也被装上了这架飞机的货仓内。
    视角提升,整整一排的四发运输机正在有条不紊的装卸货物,每一架飞机都有一个军官在一旁监督。
    因为飞行中配重问题,飞机装卸也是一个技术活。
    所以在货物装上货仓后,两位排长对货仓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以确保货物固定稳定,不会在飞行途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实事。
    在早期,部队可是有着不少血泪教训,如今大量新人涌入部队,各级军官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在机场塔台下的一栋房间内,一位后勤参谋正在向一位营长汇报:
    “一共八架运输机,合计运输物资一百吨,包括八门75毫米反坦克炮,四门120迫击炮,十六门60迫击炮,两个基数炮弹,二十门84毫米无后坐力炮,一千六百发炮弹,十挺12.7毫米机枪,四万发12.7毫米子弹····”
    “八门75反坦克炮,四门120迫击炮···”
    营长语气满是感慨。
    这位营长是部队的老人了,当年参加过平型关战役,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大头兵,当年的战斗至今已然历历在目。
    “我记得,那边总共也才五百多人吧?”
    营长问道。
    “对。”
    参谋回答:
    “目前戈夫汇集了五百七十人的武装,预计三天后会增加到一千五百人,步枪轻机枪等轻武器方面已经足够,但缺乏重武器。”
    “一千五百人。”
    营长语气依旧感慨。
    即便是一千五百人,这些武器数量也非常惊人了。
    不过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居然有八门反坦克炮,四门120迫击炮,二十门84无后坐力炮,十挺12.7重机枪,十六门60迫击炮。
    “他们打得过么?”
    营长有些担心。
    因为这一次,他们是没办法直接参战,必须对岸的人自己解决,毕竟,不是以前在自己家里的时候了,得稍微注意一下国际影响。
    “没问题。”
    参谋语气十分肯定:
    “根据情报,距离最近的部队是一个骡马化步兵营,虽然装备有四辆M3坦克,两门m1式75野炮外,几乎没有什么重武器。”
    “连迫击炮都只有四门美国产的60。”
    “而且部队没有经过实战,是刚组建没多久的二线部队。”
    “而戈夫的自卫军,大部分都经过正规军事训练,其中不少还是国府参加过淞沪战争的老兵,打赢这伙老弱病残,没有任何问题。”
    “M3坦克。”
    营长笑出了声。
    这种坦克,赵家裕武器训练场有,这玩意很舒服,但上战场,尤其是单兵反坦克武器普及的现在,完全就是铁棺材。
    七兄弟棺材!
    没有叫错的外号。
    过于高大的体型非常容易中弹,射界还极差,多炮塔完全是个笑话,装甲也弱的可怜,汽油发动机简直就是打火机,一打就着。
    “唯一的麻烦就是附近那一艘驱逐舰。”
    参谋说道这里,带上了凝重:
    “戈夫是港口城市,纵深只有十五公里,全城都在舰炮笼罩范围内,而这里是附近唯一能起降运输机的地方,我们不能直接介入,所以他们必须尽快向内陆推进,占领新的机场。”
    “而其他能起降运输机以及有水源适合驻扎的地点,距离有一百多公里。”
    “一百多公里。”
    营长点点头。
    这个几乎没有难度。
    只要扎根下来,挡住第一波进攻,在己方运输的物资和装备支援下,就能号召周围的劳工汇集,然后集结起一支不错的武装力量。
    第(2/3)页